2017年夏天,和cara在北锣鼓巷买了一台二手理光胶片机和几卷爱克发胶卷,在玩儿了8年数码单反以后,再次体验胶片复古和最简单的机内闪光灯,拿着傻瓜胶片机,我好像又找到了最初按快门时简简单单的感觉。有人说,胶片的物理特质与冲印的化学反应,更能让人感受到影像的“温度、速度、温柔与愤怒”。手动上卷,大硬闪,胶片颗粒。一卷135偷得格数再多,也只有三十几格的机会。冲扫出来的颜色,像是回到了90年代的美好。
于是,这两年的时间,在数码创作之余,我有时会用手里的二手傻瓜胶片机进行人像拍摄,胶片配合直闪在弱光条件下所创造出的光线也带给了我不一样的观感。可以说,胶片直闪的使用,冲扫出的照片,相比数码,有一种更强烈的侵略性与画面感官冲击力,这样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我。
胶片直闪一直是攻击重灾区。
很多摄影师的胶片直闪作品都被攻击的一无是处,甚至直接将胶片直闪和装逼、新锐画上等号。他们抨击自己眼中的烂片,自己却没有作品,也很少向人们传导正确的审美标准和提高摄影水平的方法。而挂人的微博下面,尽是附和评论的乌合之众和躲在手机屏幕后面看热闹的吃瓜群众。
“可惜他们宁愿自瞎双眼也不愿意学会理解和欣赏”,毕竟嘲笑别人比欣赏别人提高自己容易得多。
我无意和喷子理论摄影本身,作为既不抱团混圈也不以摄影盈利谋生的纯粹爱好者,喷子的攻击对我的工作和生活没有影响,而我比较担忧的是,对于本身主观意识不强且摄影底蕴欠缺的一部分摄影爱好者来说,人云亦云,喷子说胶片直闪是垃圾,看客就不明所以的跟着附和排斥,这既侮辱了审美,也消费了观众。当多了看客,会影响自己的摄影创作和对审美的独立判断。当然喷子们只有否定别人的能力,却不具备自己创作摄影作品让别人评判的度量,更没有正面积极地告诉摄影者这个东西美在哪里,如何能拍得更好,所以不在我的受众范围内。
我更希望那些真正的摄影爱好者可以在更多的了解到胶片直闪的特性后,享受它带给你的最初的快乐,发现复古的美好,保持对摄影的热情。
闪点悖论1:胶片直闪光线太硬,不柔和
讨论焦点:光比大小
在摄影过程中遇到光线不够理想的时候,我们会有使用闪光灯进行补光的情景。直闪是所有闪光灯里一种最简单直接的使用方式,也有人直闪称为“硬闪”,之所以这么说,是相对于能产生自然柔和光线的“柔闪”而言。简而言之,胶片直闪被吐槽最多的点,无非是光线太硬,不柔和。
普通人接触闪光灯的机会最多的就是手机上的闪光灯,再高级一点,胶片傻瓜机或者数码微单都会有自带闪光灯,直闪恐怕是我们平常生活中能接触的最简便最廉价的闪光灯的使用方式,是很多人在生活中拍摄时下意识的选择,也是为画面创造可能性的最直接的一种方式。
这里说的光线的硬和软,用摄影基础的术语来说,叫做“光比”(Light Ratio)。光比指的是被摄物体的主要部位受光面的亮度与阴影面亮度的比值,通常是指主光与辅光的比例。一张照片的光比决定着这张照片的反差。一般来说,如果是亮部的测光和暗部的测光值相差1个EV值时,我们就会说这时的光比是1:2,差2个EV值,就光比是1:4,而如果是3个EV值时,就是1:8;差4EV时,就是1:16,大家可发现,光比的是2的几次方去加乘上去的。数字差越大,其亮面和暗面的亮度差异度就越大。
在刚开始用数码相机在有阳光的白天进行人像拍摄的时候,一些摄影前辈会告诉你,正午的阳光,属于硬光,会让主体的亮、暗部呈现强烈的反差对比,光比过大,应该避免。早上七八点的日出,下午四五点的日落,这些晨昏时刻的斜光是更为柔和的软光,应该在这个时候进行拍摄,才是好的。
所以这样的理论是正确的吗?不完全正确。
其实在正午的阳光下拍照,光比的问题我认为只是第二个影响图片的因素,最影响的因素不是光比,而是光源位置。正午的时候,太阳在天空的最高处,属于顶光。由于阳光向头顶垂直照射,摄影的效果往往是人物脸部凸出的头额、鼻尖和颧骨等处较亮,而凹陷部位则会产生浓重的阴影。因此虽然反差较强,但反差的位置不能提高人像的表现效果,所以通常避免在正午拍照,主因是顶光。
反差的控制会影响观众看图时的感觉。很多时候,我们会应用反差的控制来制造我们所要的感觉是要硬一点还是柔一点,简单来说,就是看要照片的风格比较硬朗个性一点、还是比较柔顺唯美一点。我们不能奢望每次都在最理性的光线条件和环境中拍摄,重要的是面对不同的光线客观条件,根据创作需要,扬长避短,这才是出片的关键。
直闪的大光比会让面光的亮面和背光的暗面曝光差值多一点,强烈的胶片直闪追求的侧重点是更强烈的侵略性,是凸显影子的轮廓。摄影作为侵略性很强的一种行为和媒介,合理使用直闪,会让影像媒介产出时,具备更强的画面感官冲击力,这是柔光所达不到的效果。
因此,说胶片直闪光线太硬,不柔和就不是好作品,这是一个悖论。不是只有柔光唯美风格、低反差的美才是美,凸显影子和侵略性的高反差强烈感官冲击的作品就不好,这是光比概念认识欠缺造成的对闪光灯的刻板印象。
闪点悖论2:胶片直闪主体过曝,背景昏暗
讨论焦点:测光模式
在测光和景深的问题上,如果是傻瓜相机,又是胶片,会在实战中遇到另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在拍摄完成之后,到冲洗扫描看到照片之前,你无法当时实时预览拍摄结果。这是胶片相比数码而言的缺点,你也可以把这种不确定性作为一种恩赐。
所以在这里讨论亚当斯法则,曝光三要素和倒易率这些准则是有失公平的,因为胶片机不可实时预览,傻瓜胶片的直闪也不允许手动调节闪光灯的输出功率。
胶片直闪在拍摄后需要进行暗房处理,冲晒后再使用扫描仪转换为数字文档。因为傻瓜机的闪光灯输出功率是固定的,测光也是中央重点自动测光,所以通常会让拍摄主体过亮,背景偏暗。胶卷的宽容度和扫描仪性能的不同也会影响胶片冲扫的最终效果。
因此在LR和PS里进行后期对曝光的调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后期调整的时候,通常是把过曝的部分拉回细节,再把暗部进行提升。但有时对暗部我不会调整的那么多,因为我很喜欢直闪强烈的聚焦感,尤其在拍人的时候,会让人的整个皮肤受光非常均匀同时非常白,再加上菲林特有的复古感觉,会具故事性。这种情况尤其适用于夜晚和弱光环境,暴露在耀眼的闪光灯下,拍摄的人或物会成为夜的主体。
但换个角度来讲,傻瓜胶片机和自动测光直闪的魅力也在于此,胶片摄影使用银盐粒子堆积成像,正因为银盐的作用,胶片摄影区别于数码呈现出一些它独有的色彩和明暗过渡,它的实体性及画面质感给人以安全感和温暖感,不同种类的器材也都有各自的特点。但同时胶片不能实时预览、冲洗成像也有几分不确定性,人们不约而同地为冲洗后的结果而期待着迷。
“要先丢弃重复的乐趣,再去捡回犯错的惊喜。”
闪点悖论3:我不会拍照,但我可以说你拍得不好
讨论焦点:冰箱理论
每当别人问那些喷子自己有没有作品,或者你会拍吗,他们都会义正言辞地说没有作品和不会拍,然后理直气壮地搬出冰箱理论和饭菜理论——我评论一个冰箱,难道还要会制冷吗?我评价饭菜好不好吃,还要会做饭吗?我评论你的照片垃圾,还要我也会拍照吗?
“冰箱理论”最开始是为了对付“你行你上”这种独裁言论而应运而生:我虽然没有同样的成就和职业技能,但我评价一件事的时候有我的看法,你凭什么不准我评价?这个理论诞生之后,被无数人追捧为“真理”,然后在网络迅速传播的速度下流行了起来,广泛的运用在网友之间的辩论中。但是“冰箱理论”却渐渐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使评论具有更高的自由程度的同时,网络的道德准则开始失控。
当网络喷子指出一些摄影领域里的不良风气和吹捧行为,粉丝因为他某些时候说的某些话引起了共鸣,替网友骂人出了气,就被捧为摄影圈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为了达达主义而背负骂名的正义使者。然而,他是否有这个资格?不停的否定别人,博眼球赚流量,引起吃瓜群众共鸣,出气了,过瘾了,然后呢?通往更好地摄影水平的美的通途在哪?如何正确的审美和有效的提高摄影水平?这时喷子的局限性就明显的暴露了出来。
会按快门不一定是摄影师,同样,会评论和否定别人的照片的人,不一定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
理论谁都懂,否定别人动动嘴皮子就可以了,但自己拍出高水准的作品,却需要无数的失败和实战的积累。只会评论别人的片子不行,但自己却拍不出好的作品,也不允许别人评价自己,这样的人评论别人的片子不好,说服力在哪里呢?毫无疑问当代摄影圈的风气乱象丛生,但这不是让喷子毫无道德底线的去跟别人撕逼的理由。
网络世界还是要遵循现实世界互相尊重的法则。
闪点悖论4:胶片直闪装大逼,胶片直闪即新锐
讨论焦点:摄影风格
无论胶片直闪还是数码自然光,对曝光、构图、光比、审美的知识都是相通的。网络键盘侠喷胶片直闪的原因,主要是有一些胶片摄影师,没有基本的摄影基础和审美,而只是把胶片直闪作为提升逼格的工具,并通常的拍摄题材会涉及到情色领域和一些低俗内容,胶片直闪成了艺术家技术不足的遮羞布。这是部分摄影师的技术水平和内容选择的问题,而胶片直闪不应该为此背锅。
况且每个摄影师都有自己的摄影风格,即使同一个摄影师,在不同场景、不同模特、不同器材的选择时,也会有不同的风格,这种多元化的百花齐放,又有何不可呢。喜欢数码自然唯美柔光的人,摄影的世界里就不可以有胶片直闪光吗?喜欢日系低饱和小清新的,摄影的世界里就不能有欧美风高饱和个性化吗?胶片直闪里偶尔的漏光、毛边、划痕、斑点、晃动、倾斜、失焦,就一定是缺点吗?每个摄影师的人生经历,性格形成,成长的环境,艺术的底蕴都不同。重要的,是通过影像,表达自己。自己乐意怎么想,喜欢怎么拍,希望怎样活,只有自己知道。是否表达自己,就该被别人指责呢。
即使是那些被喷子说是装逼的任航九口卢彦鹏张克纯魏壁等等,也有其自己作为亚文化的存在意义。如果回到二十年前,我想键盘侠一定会把荒木经惟中平卓马杉本博司筱山纪信等大师喷得一文不值。
路人甲森山大道在街头漫无目的的游走,黑白的影像里充满了高反差粗粒子模糊黑。精神病人草间弥生在密集恐惧的波点里创造以爱之名的乌托邦。穷困潦倒的画家梵高为一个妓女亲手割掉自己的耳朵。身患抑郁症的诗人说,自己思考了一整天,最后只写了一个句号。艺术家用武士刀把奔驰汽车对称切成两半。东京的生河豚店里,一大片河豚只取不成比例的一小部分供客人食用。有的餐厅没有音乐,一天只招待八个客人。服装设计师把走秀模特儿的脸包起来。钢琴家演出时只坐自己家里带去的椅子,而且从不与人握手。
在喷子眼里,这些都是装逼,好像都是水平不足的人故弄玄虚,都是为了某些目的让自己与众不同,于是被贴上标签。到了摄影圈,就变成了别问这拍的是什么,问就是新锐,问就都是平庸的遮羞布。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用陈绮贞的日记来回应:“这些人里面,有些真的只是另一种平庸,但他们也许也启发了另一些人,最后将世人眼中造作不解的行为,在漫长生命中,慢慢锻造成艺术,成为经典,成为潮流与高标准。他们知道,如同任何事物都只是工具,在局部变成了全面,片刻变成了人生,笔触变成了诠释之后,就会渐渐清晰。”
最后,愿每一个创作者都可以心怀一意孤行的决心。在专业上永远不保持温和,在人格上孤立而宏大。你的风格就是只有你可以犯的错误。
你不需要讨好所有人。送给每一个创作者。
暂无评论内容